近期崛起的新平台分金社,預期收益率遠遠超過民間借貸法律保護的24%,最高一個項目實際收益率甚至高達115%,吸引了不少投資者。
一時間,不少媒體發文譴責分金社,也有一些投資者在沒有徹底了解分金社模式的情況下就貿然投資,而完全忽略分金社在風險提示中明確告知「不對您的投資收益、交易的達成等事項作任何性質的擔保或保證,不對您的投資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經多日研究,發現分金社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平台,以下就來個分金社大拆解:
分金社本質是眾籌投資而不是P2P
P2P是撮合借款人和出借人(投資者)的互聯網平台,又名網路借貸。由於本質上是民間借貸,因此在最新的《最高法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的規定》中明確規定僅對24%收益以內的民間借貸給予保護。
nn分金社現階段是投資者眾籌投資車產、房產,並委託分金社代為銷售處置,獲得銷售利潤後按投資比例獲取收益的互聯網平台。理論上說只要資產購置價格合理、銷售價格合理,將有極大收益空間。
用分金社CEO唐偉的原話來概括分金社模式,即「特殊資產眾籌投資」。唐偉強調的特殊資產是這個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因為只有保證車產、房產的購置價格便宜,才能確保分金社能在市場儘快以合理的價格賣掉資產。而這些資產據報道是來源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小貸擔保等准金融機構」。
和部分媒體將分金社扯上不良資產處置不同,分金社其實並不敢做傳統不良資產定義中的n企業或個人債務,相對這些真正已經形成壞賬的不良資產,車產、房產是比較容易處置的優質資產。
問題是,各機構完全可以自己處置優質資產,為什麼要交由分金社處置?答案固然可以理想化解讀成藉助互聯網投資者的眾籌投資熱情,讓分金社能幫助機構快速處置資產。但現實中更多應該還是吃創始團隊的人脈紅利。
分金社的背景
分金社目前僅宣稱拿到數百萬天使投資,與眾多拿到幾千萬美金的A輪P2P平台相比可謂是背景樸素。
據查分金社CEO唐偉曾任職四川平台投促金融CEO。而投促金融隸屬四川省政協辦公廳主管下的四川省投資促進會,該投促會是四川省與其他省相比甚為獨樹一幟的促進投資、民間金融的綜合性投資促進社團,由四川省政府28個廳、局、委、辦作為共同領導成員單位(其中就有多家金融),其宣稱的四大功能定位中就有n「民間金融市場的整合者」。
唐偉任職四川平台投促金融CEO期間同時兼任投資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今年6月離職後更在對投資者的公開信中宣稱準備啟動新項目。而此前唐偉在網路上的公開履歷顯示其既非金融行業又非互聯網行業,從短暫的投促金融CEO之旅到只拿數百萬天使投資的分金社創業,投促會的人脈應該起到了關鍵作用。
至今為止分金社上線月余,項目均為四川省內項目。缺乏省外行業人脈支持拿不到優質待處置資產,恐怕是制約分金社未來規模增長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分金社投資的風險與收益
分金社在網站風險提示和項目合同中都明確告知投資有風險,分金社不對投資損失負責。
由於分金社模式實質類似電商,其所有風險與收益都跟項目的出售價格與實際銷售時間相關。
1、分金社風險分析
由於信息不明朗,我們不談分金社的政策風險、道德風險,只分析模式風險。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要理解分金社的模式風險,就得理解分金社的模式,而價格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
分金社資產的各種價格中,最核心的是實際售價C點。根據分金社目前已完成處置的多項標的數據和分金社自己的規則分析,C點只在B點-D點間移動。
C點大於B點時,這部分價差收益就是分金社的投資者收益,按眾籌比例分成。
此外,儘管分金社沒有描述A點的存在,但系統理論上存在A點,A點<B點的這部分價差收益是分金社的潛在收益。
由於分金社目前定價基本是市場二手價再打個折扣,nD點永遠小於E點。
因此,分金社的模式風險主要來源於當C點(實際售價)接近並等於B點(成本價)時,也就是沒有賣掉資產的風險。
按分金社描述,如超過期限後資產仍然沒有處置結束,「涉及該資產未處置的剩餘投資份額,在投資者自願轉讓的前提下,分金社將引入第三方按原價受讓剩餘部分的投資份額」
分金社並沒有對這個最大可能的模式風險發生時,第三方為何方,如何受讓進行披露。投資者只能祈禱或相信分金社必然能處置掉資產。
2、分金社收益分析
實際處理時間A點在C點和D點間遊動,從已結束的幾個項目數據看,A點位置靠近或等於B點。因此收益率比預期收益率高。
項目的實際處置時間比預估處置時間越提前,項目的年化收益率越高。
分金社的其他信息:
總結:
分金社並非P2P平台,其模式新穎、項目信息完整、在多個地方提示投資者平台不對投資收益承擔責任,是個很有意思的平台,理論上說平台的投資者都應相對能承擔高風險並有獨立研究能力。
nnnnnnnn【本文僅以傳遞信息的目的對分金社模式進行拆解,不對投資者做任何推薦,投資者需獨立思考。】
P.S 本專欄持續更新了一年多,我更多是以P2P投資者教育的目的傳遞一些P2P投資常識、事件評論以及曝光,其實投資者同樣需要詳細的平台測評、研究報告以及資訊分享,不過這類信息太有價值,反覆查證與推進太占時間,不可能用個人的業餘時間來完成。
現在我和一幫小夥伴啟動了一個P2P投資者社區項目,目前微信公眾號已經對外開放,每日都是誠意滿滿的原創。
我們是投資者,是分析師,也是媒體人,希望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秉持專業媒體的立場,給P2P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資訊、分析、工具以及社區服務。
微信號:P2PCN
推薦閱讀: